第九十七章 星官界的潜规则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白洁小说 >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 第九十七章 星官界的潜规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七章 星官界的潜规则

  石申也点头附和:“天官阁刚刚落成,百事待举,苌大夫若能将弟子留下,正逢其时。”

  星官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高官厚禄尚是其次,更多的是能一展所长的机会。毕竟要想靠一个人的力量观测天象,探寻规律实在是太难了,要想有所成就除了聪明才智之外,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支撑。

  作为天下有数的强国之一,兴建的天官阁更是举世无双,不论是各种设施还是学术水平,魏国在这方面所能提供的条件自然极为优厚。

  杨华并非蠢人,自然听出话中这明显的招揽之意。不过他奇怪的是,惠施招揽自己并不意外,毕竟自己完全无法影响到其地位;但这对于石申就不同了,同是星官,自己越是出众,便越可能取而代之。

  石申难道真的如此大度,丝毫不介意一个“竞争者”留在魏国?

  出于苌弘的个人性格,杨华对星官界的某些常识是完全空白的。

  相比于注重血统权衡而且斗争激烈的军政界,这个时代的星官界完全是个异类,不仅相当平和,更完全以能力为尊。除非发生严重失误,星官们一直都处在远离权力风暴的位置,彼此的斗争又多是“文斗”为主。

  郑国一灭,摆灶便执掌了韩国的天文历法,而韩国原来的星官们竟拍手欢迎;宋国子韦奔吴之后也是同样的境遇。杨华不知道原本的历史中是不是这样的情况,至少眼前所见皆是如此。

  星官界的这种异常现象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这个时候星官们都有一项重要的职责:修订历法。

  历法可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每一年都会实实在在地被验证,谁的历法更精准,那是一目了然的事。所以星官们没办法忌贤妒能,更不敢打压后进,历法不精准,导致的结果不仅涉及自身,甚至是亡国之祸。

  而且一般来说,星官的地位被取代之后,其待遇并没有多少变化,可历法出错,那就是杀身之祸。

  每一个声名显赫的星官后面都会有着一个强大的团队,以众人的智慧来保障着历法不会出现较大失误,星官之间的争斗也是相当平和的。

  比如之前邹衍在齐,虽然历法方面不如甘德而痛失执掌星官的机会,但仍受着上卿的待遇,各方面的供应丝毫不缺。甘德也不会仗自己的权势打压迫害,反而多有讨好之举。

  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绝对正确,权术在星官界无法生存,因为再会玩弄权术的人,也没办法玩弄“天意”。

  苌弘略有些心动,因为他知道杨华确有离周之意,如果能够在强魏站住脚,相比之下已经是个很好的结果了。他一心忠于周室,当然不希望这个唯一的弟子转投他国,只是周室的情况他太过了解,又怎能忍心将其强留于周。

  见苌弘回头以目光相询,杨华却微微摇头以对。

  他现在终于明白公孙衍之前曾说若能在星官大会一鸣惊人,便可免去诸多麻烦之语了,自己只不过演示了火星逆行的原因,魏国竟然不惜派出如此阵容招揽。

  当然,别人最主要的目的可能只是苌弘,自己不过是沾光顺便而已。即使这样,也令杨华有些受宠若惊了,毕竟此前他完全就是个无名之辈。

  自己若是答应了,即使不受重用,要想在天官阁谋个小职,从此过上悠哉游哉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天文学虽然是他的业余爱好之一,可他却绝不愿意在这个时代投身于天文学之中。因为即使有他这个开挂者的因素,至少数百年里天文学都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他只能“炒炒冷饭”,弄出些或许能惊世骇俗,可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

  就算有一天他能取代石申的位置,对他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一个可预料的生命旅程对他来说,简直没有半点吸引力。

  见苌弘师徒没有丝毫动心,惠施也不再勉强,盘桓一会儿后便率众告辞而去。

  魏国目前人才济济,招贤之心其实已经没有像之前那样浓烈,特别是天文历法方面,石申执掌星官之后,其修订的历法令魏国连续十年粮食丰收,积余无数,魏国上下无不信服,否则也不会公然支持石申倡导的浑天论。

  若不是苌弘师徒在这次星官大会上的表现太过令人侧目,连石申会后也大加赞赏,根本不可能出动外相与公子这样的阵容前来招揽。毕竟天意难测,哪怕石申永不犯错,付出些许钱财而保留几个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对魏国来说又何乐而不为呢?

  魏国离去之后,似乎是约定好了一般,齐、赵、韩、燕、秦、楚、吴相继而来,所涉内容也大多相似,无非就是称赞苌弘的太阴之论及荧惑之演。

  虽然火星逆行的演示是杨华,而且从苌弘当时的表情来看,显然也是首次得闻,可是以目前杨华的身份地位来说,这样的发现只能归功于苌弘。除非日后他能有所成就,否则是没有留名的资格的。

  在众多拜访者中,最让杨华意外的是,老熟人赵胜却没有露面,赵国的代表是尹皋与一名叫李兑的大臣。杨华对李兑这个名字完全没印象,也没有在之前赵胜的队伍里见过他,显然赵国此番为了化解吞并中山的危机,并不只是派出赵胜一人而已,而是不停地派出使者到各国斡旋。

  各国拜访示好,这又是一个苌弘故意忽略的方面。

  在大会间隙互相交流心得、联络感情其实是自周室东迁后历届星官大会的一个固有环节。星官们虽然各为其主,但本质上都做的是观天授时这一件事,只要专业素质不是太差,国家的兴亡跟他们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理论上他们根本不用忠于君,只需要忠于天就行了。

  正因为这样,星官界的流动性远比其他领域要大得多,大多数星官都会早早地给自己留下“退路”,这里干不下去了,换个诸侯国就是了。

  苌弘却是其中一个特异者,二十年来对于周室一直忠心耿耿。除了他的本质是个儒家而非方士外,其实也跟他的经历有关。

  苌弘本是蜀地苌国的公子,可惜在他少年时期,苌国便被蜀国吞并了。

  原本可能成为一方诸侯以自己的理念治国的人生轨迹被打断之后,他只能狼狈出逃。而环顾整个中原,没有一个强国会愿意帮他主持公道,复国执政的。

  百般无奈之后,只能选择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王室。他的想法很简单,若他能够复兴周室,成就伊尹、姜尚之功,恢复苌国自是理所当然之事。只不过事不遂人愿,周室没有一丝复兴的迹象,反而越来越衰弱。

  复兴周室成为苌弘心中一道无法抹去的执念,再加上心中的王道思想,他自然对星官们“眉来眼去”的行为极是不齿,当然也就不会给杨华讲解这方面的“常识”了。

  这就让杨华产生了不小的误解,以为各国大臣、星官纷纷前来拜访并露出招揽之意是自己此次大出风头所带来的影响。

  其实杨华这一次的表现虽然令人震憾,却还远没有达到名传天下、令各国争相招揽的地步。他现在虽然已不再籍籍无名,但最多也就是那个“苌弘的弟子”罢了。

  受固有思维的影响,要想达到杨华意想中的那些目的,各国星官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消化推演,并结合实际观测来验证,没个三五年甚至更久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

  所以大多数时候,他只是一个陪衬,只能坐在一旁看着苌弘虚应故事地招呼前来拜访的各国星官。

  唯一的例外便是楚国来访时,屈原强拉着一脸不情愿的“沈叔”混在了人群之中。显然屈原已经得到了“教训”,并不敢像之前那般随意妄为,大多数时间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倾听,只有临到离去之时,才找了个机会,悄悄地问杨华住在哪里,说是日后要送一张答应好的大幕布来。

  看着屈原两个眼睛里冒出的一串串问号,杨华实在哭笑不得。

  他可不是一个合格的解答者,特别是聪明如屈原这样的人,稍不注意就会露出马脚。再加上其口无遮拦,天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事端来。

  短短的交谈里,倒是让他有了点意外收获,从屈原的口中得知,那位“沈叔”竟然也是个“熟人”。

  沈叔,沈诸梁,楚国极有地位的贵族,封地是距离洛邑只有三百里的叶邑,所以又被人称为叶公。当“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在杨华脑中浮现时,他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自己又有了一条财路:卖纸给这个有钱又有闲,且很有可能是有史记录的最早画家之一的叶公。

  什么时候起,自己竟然成了一个财迷?杨华不禁为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是他却没想到,更大的惊吓却还在后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j11.cc。白洁小说手机版:https://m.bj11.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